前言
在之前,小米推出了新款的移动电源,容量达到10400mAh,并且号称报价69元,这样的报价,在目前的主流移动电源报价中,算是比较低廉的了。而从整体的市场来看,目前的移动电源产品定价,那是相当的混乱,容量相同、功能相似的产品,在报价上的相差可能会非常巨大,而这种巨大的差价,硬要全部算作用料差距的话,未免有些太勉强了。
了解元件价位的朋友,相信都会了解,目前移动电源的物料成本,差价都不算很大,像一些保护电路,其元件售价都并不算贵,那么目前那些高昂售价的移动电源,成本究竟是多少?售价又是否合理?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吧。
移动电源的构造并不多 成本分布也就那几样了
从架构上来看移动电源的物料,主要是由电芯、外壳、电路板、包装、配件等等几大部分组成,其中,最为主要的成本部分,在电芯、电路板以及外壳部分。
电路部分
较低档次的电路板
在目前的移动电源中,电路板的用料区别还是挺大的,而目前的电路板设计,主要分为两种,一种是较为低端的,就仅有必要的转压功能,并没有相关的保护电路设计,而这种电路板,出厂价大概在8~10元。
配置较为齐全的电路板
复杂功能的电路板 成本自然更高
而高档一点的,自然就包括了相关的保护电路,比如过压、过充、过放等电路,对于设备的保护做得会比较到位,这种电路板,出厂价大概在12~15元。当然,像不少产品,会有一些附加功能的,也需要相应的电路去进行支持,不过普通的功能,其电路成本增加并不多,也就几毛钱,像目前非常流行的照明功能,基本就是靠单片机以及几个电阻、LED灯泡就能实现。而像比较复杂的,如路由、无线充电等等功能,并不在讨论范畴。
外壳部分
ABS/PC材质外壳
金属材质的外壳 成本子要更贵 而且表面的工艺制作 也是需要成本的
其实外壳部分,占据的成本的比例也并不算小,目前主流的移动电源以ABS/PC料为主。价格的话,需要以外壳重量和造型而定,以主流价格来说,其基本在5.5-8元之间。而金属外壳的话,起成本将会更高,采用铝、或者金属镀镍等外壳,其价格基本在15元左右,较少会超过30元。
电芯部分
传统18650电芯
在移动电源之中,电芯的成本可以说是占据比例最大的,目前主流的移动电源电芯,多数还是采用的18650圆柱电芯,而这种电芯,目前的主流分类共有三种:2000mAh、2200mAh、2600mAh,根据容量不同,价格自然也不同,而对于移动电源来说,由于便携性的限制,目前主要还是以2600mAh的电芯为主,像我们经常看到的10400mAh,就是采用的2600mAh电芯,在价位上,这种电芯的出厂价大概在10元左右。
聚合物电芯通常为扁平状 没有固定的尺寸
聚合物电芯的话,成本稍贵,而且由于其外型、容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一般来说,都是采用定制的,定价的话,大概是每1000mAh 6.5元,当然,这种报价一般是在常规容量段内,特殊的定制,是需要另外收费的。
配件
现如今的移动电源配件 越来越精简了
这种配件组 在现在越来越少见了
其实总体来说,目前移动电源的配件在减少,一方面是接口的统一,一方面是产品需要压缩成本来提高自身价格优势,目前主流的配件配置基本就是一根USB转Micro USB充电线,其成本也就1元左右。而像多种转接口的设计,其实也并不贵,出厂价也就4~6元钱,相差并不多。
按计算来看 物料成本与售价相差甚远
那么除去包装以及其它人力、宣传成本,我们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。一款采用代工的10000mAh移动电源产品,单单在物料上的成本也就是大概64(10*4+15+8+1)元左右,整体的用料成本并不算高,与市面上不少的产品售价相比,要低很多。
切记 物料成本并非是所有成本
当然了,产品的定价,并非是单纯的看物料成本,其实在产品当中还有不少的隐形成本存在,比如说设计成本、品牌效益、运输成品、库存成本等等,都是要花钱,而且撇去这些硬性成本不说,厂商、经销商也都不是出来做雷锋的,也要赚钱的,当然这种算是软性的,如何定价,还看厂商、经销商的发展路线。
总结
其实,大家也应该都明白,无论产品的成本是多少,大众用户都不可能以成本价来拿到产品,说成本问题,只是想要消费者在心里大概有个底,成本之外的价格,是否值得我们去买单,这还得看各个用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。而且对于移动电源产品来说,无论价格降到多低,没有安全保障的话,还是不会令人满意的。
